|
元旦春節快到了,又將迎來走親訪友的高峰期,為保障節日期間保健食品化妝品使用安全,監管部門向廣大市民發出如下消費警示:
一、科學選購、正確使用保健食品
近幾年,保健食品的問世滿足了人們追求健康長壽的愿望,面對品種繁多的保健食品,一定要選擇真正適合自己的產品。要正確鑒別,防止假冒保健食品危害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保健食品不是藥品,消費者要理性消費,不可輕信商家的夸大或虛假宣傳,如“療效”、“速效”、“特效”等等。一是要確認自身身體狀況,了解該產品提供的保健功能,確認自身符合該產品的“適宜人群”,非“不適宜人群”。如,免疫力低下、失眠、單純性肥胖者,可以選擇相應的增強免疫力、改善睡眠、減肥類保健食品。二是要堅持長期服用。保健食品一般需要較長時間服用,才能對身體發揮保健作用。三是購買保健食品要認準藍帽子標志和批準文號。辨別保健食品真假可登錄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網站(www.sfda.gov.cn)“數據查詢”欄目進行查詢。四是要注意索取并妥善保留購物發票(憑證),以便當自身消費權益受到損害時,維權有據。
二、“臉面”問題更應留意
生活中,化妝品已不再是女人的專利,名目繁多的化妝品品牌層出不窮,在此提醒消費者,購買化妝品時應留心以下內容:
一是化妝品不應標注適應癥,不得宣稱療效和使用醫療術語。二是選購化妝品時,消費者應結合自身消費需求,注意化妝品標簽標識中產品的用途、使用方法、保存條件、使用期限和可能引起不良反應等。同時,消費者在購買進口產品時,還應注意產品必須標注進口化妝品衛生許可批準文號或備案文號。三是進口化妝品和特殊用途化妝品需經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過去是衛生部)批準或備案,如需辨別產品的真偽,消費者可登錄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網站(www.sfda.gov.cn)“數據查詢”欄目進行查詢。四是購買化妝品時應向經營者索取發票和相關說明。在使用化妝品過程中,一旦出現過敏反應或身體不適時,應立即停止使用,到醫院進行檢查治療并保留相關證據,以備維權之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