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節,是中華民族最重要的節日,也是舉家團圓的時刻,食品消費進入高峰期。當前,國際疫情持續蔓延,國內疫情呈散發和局部聚集性疫情交織疊加態勢。隨著春節臨近,人員流動性加大,聚集性活動增多,進一步增加了疫情傳播風險。為保障人民群眾過一個歡樂、安全、祥和的節日,惠州市市場監管部門發布消費提示,提醒廣大市民在歡慶佳節的同時,注意飲食安全,提高自我防范意識,合理消費,健康飲食。 一、選購安全放心食品 1. 采購食品應到具有有效《食品經營許可證》的超市、商場,以及具有合法經營資質的集貿市場等銷售場所。 
2.選購食品時,要選購新鮮食物,不要購買不新鮮的水果、蔬菜和水產品;在選購鮮肉時,要注意查看銷售現場公示的檢驗檢疫證明及鮮肉胴體的檢驗檢疫印章;購買熟食鹵味要選擇證照齊全的商家;購買定型包裝食品,應查看定型包裝食品袋上是否標注廠名廠址、生產日期和保質期等,并保存好購物發票等消費憑證。 3.購買有合法來源的進口食品,建議消費者正確、理性的選擇進口食品,消費者在選購進口預包裝食品要查看是否有公示電子追溯碼。 
4.選購預包裝食品時,要注意查看其外包裝上的標識和產品說明書。不選購外包裝有破損、超過保質期以及不符合保存條件的食品。購買保健食品要認準保健食品標志和批準文號。 
5.選購散裝食品時,應觀察盛放食品容器上的標簽標識,是否注明食品的名稱、生產日期、保質期、生產經營者名稱及聯系方式等內容。不選購無標簽標識、外觀性狀不正常、超過保質期的散裝食品。不應徒手隨意接觸直接入口的散裝食品。 
6.不要采摘、購買、食用有關部門明令禁止或來歷不明的食物,如野生蘑菇、野菜、野生動物、河豚魚及長江魚類交易。 
二、安排科學健康飲食 1.應當節制飲食,暴飲暴食會增加腸胃負擔,可能誘發急性腸胃炎、胰腺炎、膽囊炎,尤其是患有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等病癥的人群應少飲酒,低鹽飲食、葷素搭配、平衡膳食,多食富含纖維素、維生素的新鮮蔬菜、水果等清淡健康食品。 
2.做到生熟分開。家庭制作和盛放食品時,應避免生熟食品交叉污染;生熟食品放置亦嚴格分開;使用冰箱冷藏食品時,生熟食品應分層放置,且存放在容器中或用保鮮膜包好。 3.做到燒熟煮透。食品應當燒熟煮透,不要過于追求菜肴的鮮嫩和避免食物的體積過大,避免產生未燒熟煮透的情況。冷藏或過夜的熟食、剩飯菜,在感觀辨別確定未變質的前提下,食用前須徹底加熱,隔夜食品不要多次加熱食用。 4.不吃易過敏食物。不選擇生冷食品、冷加工糕點、不吃變質食品,食用四季豆和大豆類食品時,一定要煮熟煮透。 5.拆包后盡快食用。食品包裝一旦打開,應盡量在短期內食用完畢。需加熱食用的食品,最好以烹煮的方式高溫加熱后再食用。不論預包裝食品還是新鮮食材,一旦出現腐敗變質就不要再食用。 6.分類儲藏食品。生、熟食品應存放在容器中或用保鮮膜包好,在冰箱中分層放置。過夜的熟食、剩菜剩飯,應及時放入冰箱,再次食用時一定要徹底加熱。 
三、提高就餐安全意識 1.尋找“笑臉”就餐。廣大消費者應選擇食品經營許可證和健康證件齊全的飯店就餐,并索要正規發票或收據。建議選擇食品安全等級較高的A(優秀)或B(良好)級“笑臉”及實施“明廚亮灶”的餐飲單位就餐。盡量不要購買流動攤販銷售的直接入口食品,不要選擇在街頭路邊的無證餐飲小攤點用餐。 
2.謹慎選擇食物。拒絕食用野生動物和“長江魚”。不要食用來歷不明的食物,不吃感官性狀異常和未燒熟煮透的菜肴;慎重選擇鹵菜涼拼、涼菜冷食、四季豆、野生菌等高風險食品;盡量不要食用“新奇”“野味”等不常食用及易過敏食物。 
3.防范食品安全。熟食鹵菜最好現制現吃,慎食和少食涼拌菜;使用自助餐要防止生熟交叉污染;吃火鍋應注意將食物煮透后再食用,但也不宜將蔬菜煮得時間過長,取用生、熟食品的容器、工具和設備要分開使用。 4.嚴格疫情防控。就餐人員佩戴口罩,體溫正常,出示“健康碼”“行程卡”配合測溫方可進入就餐場所,保持一米以上安全就餐距離,同向就餐。家庭私人聚會聚餐人數應控制在10人以下。自行舉辦五桌以上宴會等聚餐活動的個人,須向屬地社區居委會或村委會報備,落實屬地疫情防控規定。 
四、注意飲用酒類安全 1.選擇在證照齊全有效的商家購買飲用酒品,選購正規廠家生產的預包裝酒品,散裝白酒、餐飲自制泡酒顯著位置加貼標識。 2.購買散裝白酒要到有食品經營許可證的銷售店購買,要查看標簽內容是否齊全,消費者不要購買無產品標識、生產廠家、無生產地址的散裝酒,不要購買、飲用私自勾兌和來源不明的散裝白酒,并索取并留存購買憑證。 

3.家庭自釀白酒嚴禁對外出售,慎用自泡自制藥酒,嚴禁在集體聚餐中提供家庭自釀酒或散裝儲藏酒。注意妥善保管外用或者醫用藥酒,與食用酒要分開擺放,防止造成誤食。 
4.不過量飲酒。有肝功能不全、胃炎、胃或十二指腸潰瘍、食道炎、口腔潰瘍、高血壓、心臟病等人不適合飲酒;正在服用頭孢類抗生素或者高血壓、高血糖藥物、甲亢藥物等的患者要絕對禁止飲酒。 
五、關注網絡訂餐安全 1.網上購買食品或網上訂餐時,要注意查看網絡平臺及賣家的資質、食品安全相關證照及店鋪評價,選擇證照公示齊全、信譽好、量化分級高的供餐單位訂餐,并保存訂單信息、付款記錄等資料。 
2.盡量選取近距離的餐飲單位訂購,以縮短食物運送的時間;不遠距離訂購涼菜、生食品種(如生魚片、沙拉、壽司)、冷加工糕點等高風險食品。 
3.收到餐食后,要檢查包裝是否完整、是否有被開啟的痕跡、餐食是否被污染等,所配送餐食是否與訂購餐食一致,并及時加工或食用,勿長時間存放; 4.盡量選擇“無接觸配送”,且在收到食物后注意查看餐食包裝和一次性封簽是否完好,送餐人員有無流涕咳嗽、皮膚傷口或感染等有礙食品安全的病癥現象,一旦發現餐食變質或受到污染,應當拒收。 
六、理性購買保健食品 1.需購買保健食品,要到允許銷售保健品的藥店和食品經營店購買。 
2.購買時要認準保健食品標志和批準文號,仔細查看包裝上廠名、廠址、聯系電話、生產日期、有效期限等,并妥善保管購物發票和相關憑證。 3.選購保健食品時一定要仔細看使用說明書,看有無禁忌;不盲目參加任何以產品銷售為目的健康知識講座、專家報告等;不盲目通過會議銷售、電話銷售、免費試用等活動購買保健食品;不購買無保健食品標識的非法保健食品。 4.保健食品不能替代藥品,對于疾病患者絕不能用保健食品代替藥品使用,以免延誤病情。 
七、倡導節儉文明過年 1.疫情當前,國家在糧油、肉類、蔬菜等生活必需品方面均有充足供給,可以滿足生活需求。請市民理性消費,不要盲目跟風、搶購囤積。 
2.注意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特別是制止餐飲浪費行為。廣大市民應移風易俗,節儉文明過節,倡導理性、文明、綠色、健康的消費觀和人情觀,自覺抵制餐飲浪費、鋪張奢侈,嚴格家風家教,堅決抵制大操大辦、封建迷信、濫食野生動物等陳規陋習。 
3. 弘揚社會公德,反對餐飲浪費,倡導厲行節約,吃光盤中餐、餐餐不剩飯。使用公勺公筷,營造和諧文明的用餐文化。 
八、加強自我維權保護 1.購買食品或就餐應索要并妥善保存消費單據、發票等憑證,以便存在問題及爭議時調查處理。 2.進食后發生腹痛、腹瀉、惡心、嘔吐等癥狀,請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品,并予以保存,以備檢驗,并盡快到附近正規醫療機構就醫,保留病歷卡、化驗報告等相關資料,以備有關部門進行現場調查,查處食物中毒事件。 3.食品經營單位應立即采取措施防止事態擴大,就地封存食品、食品原料、食品相關產品及加工器具,并及時向轄區內市場監管部門報告,在治療急救病人的同時要保護好現場。 4.廣大市民如發現食品生產、經營、餐飲單位存在食品安全問題,可撥打 12315 投訴舉報電話, 祝大家過一個健康、祥和、歡樂的平安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