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懲以投資項目為名詐騙老年人犯罪
2017年6月至9月,被告人卓某某等人對外虛稱以投資洲卓旅游公司等多家公司的股權為名,以老年人為主要對象,通過虛構上述公司規模,以綠色生態旅游、年息18%至24%的高回報率并獲得股權等方式向老年人宣傳投資,共騙取255名被害人的投資款993.6萬元,實際造成被害人經濟損失908.6萬元。卓某某等人收到集資款后,攜款潛逃。
梅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認為,被告人卓某某等人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采用虛構事實、隱瞞真相的方法,非法向社會公開募集資金,其行為均已構成集資詐騙罪。在共同犯罪中,卓某某系起組織、策劃作用的主犯,應當按照其所參與的或者組織、指揮的全部犯罪處罰;其他四名被告人系從犯。故以集資詐騙罪判處卓某某有期徒刑十五年,并處罰金,剝奪政治權利四年;其余四名被告人分別判處有期徒刑四年六個月至三年,并處罰金;追繳犯罪所得退賠各被害人。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二審裁定維持原判。
典型意義:
本案系面向老年群眾實施的集資詐騙犯罪案件,犯罪分子利用老年人辨別、防范意識較弱的特點,通過虛構生態旅游項目,許以高額回報,引誘老年人參與投資,給眾多老年人造成重大經濟損失,社會影響惡劣。人民法院依法嚴懲涉案犯罪分子,彰顯依法從嚴打擊養老集資詐騙犯罪、最大限度保障老年人合法權益的堅定決心和態度。
嚴厲打擊假借代辦養老保險詐騙犯罪
2016年5月至2019年8月期間,被告人何某某伙同他人謊稱可以代為購買養老保險,收取被害人楊某某4.5萬元代辦社保費用,并讓楊某某陸續介紹多名親友找何某某代辦社保。通過上述方式共詐騙48名被害人170.4萬元,其中132.8萬元被何某某用于個人投資經營及日常開支。
陽江市江城區人民法院生效判決認為,被告人何某某無視國家法律,詐騙他人財物,數額特別巨大,其行為已構成詐騙罪。何某某多次詐騙老年人財物,酌情從嚴懲處。何某某自愿如實供述自己罪行,承認指控的犯罪事實,愿意接受處罰,可以從寬處理。故以詐騙罪判處何某某有期徒刑十一年,并處罰金;責令何某某向被害人退賠所有詐騙所得金額。
典型意義:
犯罪分子利用老年人重視養老保險、急切補辦社保手續的特點,假借代辦養老保險名義,使用購買假證件、每月給被害人轉賬等手段,精心設計養老騙局,多次詐騙老年人財物,不僅給老年人造成重大經濟損失,還嚴重影響老年人身心健康。人民法院依法嚴厲打擊假借代辦養老保險詐騙犯罪,以實際行動維護好老年人合法權益。
依法懲處涉老年人電信網絡詐騙犯罪
2018年12月,陳某某伙同他人設置辦公地點,利用互聯網代理“高盛融資融券”配資炒股平臺,通過虛構多個身份在微信群中造勢,扮演直播老師助理發布股市利好消息、發送直播鏈接等方式,宣傳該平臺具有融資融券、場外配資等功能,以高額回報引誘客戶在該平臺開戶投入資金“免費炒股”,騙取老年被害人馮某某79.8萬元后潛逃。
江門市蓬江區人民法院一審認為,陳某某伙同他人,采用虛構事實、隱瞞真相的方式,詐騙他人財物數額特別巨大,其行為已構成詐騙罪。陳某某具有從犯、自首情節,應予減輕處罰;其以老年人為詐騙對象實施犯罪,且案發后未追回任何財產損失,酌情從重處罰。故以詐騙罪判處陳某某有期徒刑八年,并處罰金;責令陳某某退賠馮某某損失。江門市中級人民法院二審裁定維持原判。
典型意義:
犯罪分子利用老年人網絡知識不足、辨識能力不強等特點,通過互聯網虛構身份,宣傳高額回報,誘導老年人往陷阱平臺注資“免費炒股”,最終導致被害人畢生積蓄被騙殆盡。人民法院根據被告人參與的犯罪數額、作用大小、歸案后認罪態度等情節作出判決,彰顯人民法院依法嚴懲利用互聯網、手機APP等設置套路,誘騙老年人投資的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切實保障老年人合法權益。
(信息來源:惠州民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