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在市文廣旅體局的指導下,廣東省內首家非標性質、涵蓋民宿、客棧與精品酒店的社會組織--惠州市民宿客棧與精品酒店協會成立。此舉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國的前列,也填補了惠州非標住宿業態行業自律組織的一個空白。
每年,我市還會開展最美民宿評選活動,分別評選出了惠州最具人氣民宿和最美民宿各10家,評選活動通過網絡票選、抽獎互動等形式,讓許多藏在深山人未識的民宿走進更多人的視野。同時,與“途家”“去哪兒”等專業平臺合作,進行市場化推廣、營銷,充分利用知名平臺的技術和影響力促進我市民宿行業的健康發展,“風韻嶺南·醉美惠州”鄉村旅游品牌正在擦亮,各具特色的民宿集群正在形成。
惠州民宿數量迅速發展的同時,納入規范管理并在省民宿管理系統登記工作顯得尤為重要。為進一步引導民宿規范發展,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已起草了《惠州市民宿管理實施細則》,即將送市政府審議后出臺實施,該《細則》對各部門職責、房屋權屬證明、登記管理等實際工作中的重點難點內容都進行了細化明確。與此同時,我市還不斷推進民宿登記工作,多次召開推進會、座談會,梳理民宿登記中的難題,明確辦理登記的各部門職責,并參照省廳做法將民宿登記情況納入對縣區旅游質量考核指標之中。
今年1月,我市還委托第三方機構對各縣區民宿開辦情況進行摸底調查,及時將符合開辦條件的民宿企業抄告當地縣區旅游行政部門督促鎮街主動辦理登記。而本次首批41家民宿掛牌,就是該項工作的具體體現。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和廣東省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把民宿發展納入到了年度計劃中,我市也將民宿產業作為鄉村振興和旅游質量提升的重要內容。”市文廣旅體局副局長王亞東說,惠州計劃到2023年打造100家以上精品民宿,惠州市民宿管理的法規文件也即將出臺。
接下來,我市將把鄉村民宿業融入鄉村振興規劃之中,建立鄉村旅游發展“一盤棋”推進機制,加強頂層設計,完善各鄉村旅游點、民宿的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增加民宿發展專項資金,堅持“屬地管理、條塊結合”管理模式,細劃和厘清民宿主管部門與各相關部門職責,著力解決民宿商事登記、消防安全、權屬證明、環保衛生等方面瓶頸問題,不斷推動惠州民宿發展壯大、提質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