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惠州聚力“百千萬工程”,通過重點項目攻堅、特色產業升級、農文旅體融合、文化品牌塑造、共富機制創新五大舉措,推動環“兩山”引領區建設再上新臺階。 重點項目攻堅,夯實發展根基。瞄準世界級森林溫泉康養目的地等目標定位,加快推進重點項目建設。2024年至2025年5月期間,博羅、龍門兩縣在建項目111宗,竣工126宗,總投資467.22億元;新簽約項目98宗,投資214.1億元。2025年以來,新開工項目22宗,投資18.69億元;新簽約項目10宗,投資12億元。 特色產業升級,提升服務品質。參與編制《惠州市南昆山—羅浮山提升專項規劃》,指導羅浮山景區提質升級,推動南昆山生態旅游區創建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培育田園觀光、采摘體驗等多元文旅業態,構建“春賞花、夏避暑、秋采摘、冬溫泉”的四季旅游產品體系。成立引領區鄉村酒店(民宿)產業聯合會,設立總額度10億元的引領區農文旅產業青年創業基金,新增鄉村酒店(民宿)28家,目前共有793家、床位30968張,14家獲評廣東省首批等級鄉村酒店(民宿),其中金品級4家,占全省20%。 農文旅體融合,構建運動之都。環南昆山—羅浮山引領區218公里最美旅游公路建成通車,整合引領區戶外運動資源,建設集賽事舉辦、休閑體驗、產業孵化、文化傳播于一體的高質量戶外運動目的地,獲推薦申報國家100個高質量戶外運動目的地。啟動橫河戶外運動小鎮建設,常態化舉辦休閑運動與專業賽事,引進深圳市磨房戶外運動協會遷駐運營,帶動上下游產業集聚形成全產業鏈,可開展越野跑、摩旅等26 項戶外運動。舉辦2025年惠州市古驛道徒步活動等賽事,進一步推動“農文旅體”深度融合發展。 文化品牌塑造,彰顯文脈活力。推動文物資源景點化、名人故居窗口化、革命遺址業態化、地方民俗節慶化。完成東江縱隊紀念館、葛洪博物館改造,羅浮山入選“東坡行旅—中國文物主題游徑”。培育“羅浮山下四時春”等文旅品牌,打造豹貓“漢寶”“東坡雅集”等特色文旅IP,相關話題全網曝光量超1億次。組織龍門舞火狗等非遺項目傳承人進景區展演授藝,深挖農民畫IP價值,通過展覽體驗、元素植入提升文旅商品附加值。博羅縣嶂背畬族村入選2025年全國春節“村晚”示范展示點。 共富機制創新,探索振興路徑。以郭前村等未來社區為試點,構建“四鄉融合、五金收入”共富機制。村民以土地經營權、農房使用權入股戶外驛站、露營地等文旅項目,獲得“分紅+工資”雙收益。整合文旅資源,由國企與民宿企業合作運營,形成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文旅運營模式。創建全省首個市級鄉村建設工匠協會和共富聯盟,經驗入選《全省基層推進“百千萬工程”集成式改革典型案例》,完成農房風貌提升8.3萬棟(含“小披檐”2.1萬棟),塑造高顏值文旅鎮村樣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