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入選的惠州環南昆山—羅浮山引領區218公里最美旅游公路騎行以“騎闖兩山 秀美惠州”為主題,是惠州環南昆山—羅浮山引領區218公里最美旅游公路建成通車后的首場大型騎行活動,吸引超6000名騎行愛好者報名,主辦方從中優選3000多人參加,其中港澳臺同胞及外籍人員138人。該活動通過完善的基礎設施、文體旅深度融合、市場化運作與創新消費場景設計,成為華南戶外運動賽事與消費結合的標桿案例。
218公里最美旅游公路的建成通車,是惠州推進環南昆山—羅浮山引領區的標志性成果之一,將成為惠州打造精品賽事、培育體育消費新模式的重要載體,助力引領區建設高質量戶外運動目的地。
該公路串聯環南昆山百里溫泉產業帶、南昆山國家級森林公園、羅浮山國家級風景名勝區、顯崗水庫、大洞水庫、增江水廊、龍江尖峰山等眾多戶外運動資源,形成“山岳+水域+低空”三維運動空間體系。
此次騎行路線全長206公里,騎友們以車輪丈量詩畫鄉野,跨越2000米的爬升,掠過顯崗水庫的粼粼波光,征服永漢的連環彎道,登頂南昆山巔,完成一場體能與意志的巔峰對決、一次汗水與美景交織的騎遇。

活動騎行路線圖
Part 02文體旅深度融合,“體育流量”變“消費留量”
活動依托218公里“8字形”最美旅游公路,串聯南昆山、羅浮山兩大名山,途經9個鎮、54個行政村及200多個自然與文化景點(如玄碧湖、顯崗水庫、永漢古村落),沿線設置“東坡十六樂事”為主題的16個驛站,融入民宿、咖啡、藝術裝置、特色民宿等多元場景,將騎行挑戰與山水景觀深度融合,鋪就一條“路景交融、產城共生”的絕美旅程。而且,“環南昆山—羅浮山引領區手繪導覽圖”已先后在“惠州發布”“惠州文體旅游發布”等官方平臺上線發布,為廣大戶外運動愛好者及游客提供了超實用的行程指南。
活動深度融入地方文化元素,起終點沿線安排10處互動表演,將舞春牛、“舞貔貅”等非遺項目與騎行賽事結合,提升活動文化內涵。
終點為選手定制荔枝花束、“羅浮山艾條”等特色禮品,設置客家美食攤位、東坡主題互動打卡點,強化選手參與感與活動品牌記憶點,受到了騎友們的一致好評。
賽事同期設非遺美食市集(麻陂肉丸、橫河大籠粄等)、文創展銷,延長參與者停留時間,提供在地文化體驗。同時,以騎行路線串聯布局高端鄉村酒店、溫泉康養項目,推動住宿、餐飲、農產品銷售協同發展。據不完全統計,活動所在周末,片區游客人數增加5萬人次,提升消費超1000萬元。
本次活動由磨房戶外運動協會組織。借助磨房專業賽事運營能力與媒體傳播資源,舉行戶外運動頒獎典禮等嘉年華活動,開發賽事活動紀念品,全面升級“200公里騎行”“60公里徒步”等品牌賽事。
同時,磨房網已計劃將總部遷至橫河戶外運動小鎮,直接參與小鎮運營,策劃森林徒步、越野跑、摩旅、攀巖抱石等39項戶外運動項目。并引入運動器材等上下游企業品牌,構建豐富戶外運動場景,打造戶外運動全產業鏈。
本次活動重視跨境多維曝光,提升活動影響力,通過境內外宣傳,共吸引港澳臺及外籍騎手138人參與,強化輻射粵港澳的“高質量戶外運動目的地”口碑。突出數字化宣傳賦能,以“惠民通”平臺直播賽事,結合各大短視頻平臺傳播,聯合媒體推出主題宣傳片,賽前聯合舉辦戶外運動頒獎盛典,提升賽事文化影響力。
活動期間,累計推出圖文、短視頻等各類報道近420余篇(條),全網瀏覽量5400萬+,并獲《人民日報》、新華社、央視網等央媒轉發,同時登上《南方日報》頭版、《廣東新聞聯播》等,進一步擴大了活動影響力。
活動結束后,最美旅游公路騎行更是火爆“騎行圈”,小紅書等社交軟件上,不少騎行、摩旅愛好者自發編制各種個性化“路書”。活動熱度不減,影響力持續擴大。
環南昆山—羅浮山引領區218公里最美旅游公路騎行以“路景一體”的硬件基礎和“月月有活動”的軟件生態為核心,通過政府、企業、媒體三方協作,將賽事轉化為可持續的消費入口和產業孵化器。其創新關鍵在于:依托自然資源,完善基礎設施和文旅配套服務設施,打造差異化體驗,綁定文旅消費實現流量留存,以及通過政策杠桿撬動市場投資引入社會運營,為文體旅融合項目提供了可復制的“惠州樣本”。下來,惠州將全面貫徹落實體育強省大會精神,全力建設環南昆山—羅浮山高質量戶外運動目的地,傾力打造華南戶外運動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