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羅浮山景區以“非遺+演藝”為核心,打造了多樣化的非遺展演與互動體驗。以葛洪、鮑姑等歷史人物為原型,融合中醫藥文化與道教文化,推出原創情景劇《羅浮醫道:道醫濟世篇》和《羅浮醫道:祈福篇》,演出以核心景觀白蓮湖為舞臺,通過威亞飛升、水墨投影等科技手段,營造震撼的視覺體驗,為游客打開了一扇認識葛洪、認識羅浮山、認識中醫藥文化的窗口,上演期間深受廣大游客的贊美和認可。
另一方面,不斷深入推進非遺進景區,舉辦“我們的節日”“非遺過大年”等系列文化品牌活動,引進畬族歌舞、舞春牛、舞龍舞獅、羅浮大鼓等優質非遺節目進景區展演,匯聚20余項當地非遺項目打造非遺集市,用喜聞樂見的方式宣傳特色非遺文化,讓傳統民俗與現代旅游深度交融,助力非遺傳承實現可持續發展。據統計,2024年朱明洞景區接待游客達157.58萬人次,同比增幅超20%,非遺演藝成為景區吸引游客的一張亮麗名片。
02以研促學,開啟文化傳承探索之旅,打造研學旅游新高地。
景區立足全國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和廣東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平臺優勢,推出“青蒿素探究之旅”“探中華文化·識羅浮百草”“學習中醫文化·傳承青蒿素精神”等系列主題優質研學產品,通過情景劇觀摩、手工互動、專家講座等多元化形式,讓青少年在寓教于樂中領會葛洪文化和中醫藥文化的博大精深,2024年接待研學人數超2萬人。同時,景區建有葛洪博物館,場館以“問道羅浮”和“巧手施艾”為主題,墻面嵌入中草藥標本矩陣,打造半開放式展陳空間,并巧妙融入嶺南建筑元素與4D虛擬場景,游客可與“機器人葛洪”進行趣味對話,親身體驗艾灸技藝。場館的公共文化服務能力得到顯著提升,成為展示葛洪文化、中醫藥文化的重要窗口。據統計,2024年葛洪博物館接待人數超65萬人。
03產業延伸,從文化符號到經濟價值,打造文創產業新標桿。
深挖文化內涵,以“葛洪文化”“中醫藥文化”為核心,將傳統與潮流相結合,連續推出《葛稚川移居圖》等書畫衍生品、文創雪糕、第七大洞天冰箱貼等文創產品,形成多元產品矩陣。2024年文創產品銷售額突破49萬元,同比增長超470%,實現文化價值與經濟價值的雙贏。未來,景區將通過深化產業鏈整合、拓展品牌影響力,有望將“羅浮山文創”打造成為粵港澳大灣區文旅融合的標桿品牌,助力地方經濟與文化傳承的雙重提升。
04賽事驅動,從生態稟賦到體旅融合,打造嶺南體旅產業新標桿。
近年來羅浮山景區依托自然風光與文化底蘊,成功開展了一系列精彩紛呈的體育活動,如2024年環羅浮山騎行嘉年華暨“環廣東KUNG100博羅站”活動、2024年粵港澳大灣區(惠州)無人機競速大賽暨第六屆iFlight翼飛無人機競速大賽、2025磨房粵岳越野賽等活動吸引眾多體育運動愛好者參與,助力文旅融合發展。這些活動的成功舉辦,不僅為運動愛好者提供展示平臺,也充分展現羅浮山的自然風光與人文魅力,推動體育、旅游與文化的深度融合,為博羅文旅產業發展注入新活力。未來,羅浮山將持續深化“名山賽事”IP建設,通過引入大型認證賽事、培育本土體育文化品牌等舉措,有望建設成為集生態體驗、文化傳承、產業孵化于一體的戶外運動示范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