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引導青少年積極參與水生態環境保護和節約用水行動,生態環境部宣傳教育中心與水利部宣傳教育中心聯合啟動“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第二十一屆全國中學生水科技發明比賽。 下面是本次廣東省選拔賽的有關事項。 一、組織機構 指導單位:生態環境部宣傳教育中心、廣東省生態環境廳 主辦單位:廣東省環境保護宣傳教育中心、廣東環境保護工程職業學院、廣東省環境科學學會 二、參賽對象 廣東在校中小學生(小學5年級及以上,簡稱小學高年級、初中、高中、中等職業院校)個人或團體(不超過3人)均可參加。比賽分為初中組(含小學高年級)和高中組(含中等職業院校)兩個組別。 三、比賽類別 A類:發明創新類 參賽者應立足于工程技術、自然科學、社會科學領域,立足于自己的家鄉、社區,就如何改善水環境質量、加強水資源節約和水生態環境保護、提高廢水處理能力,促進水經濟產業多樣化等內容開展一個長期(為期一年以上)或者短期(為期半年至一年)的發明創新項目,以幫助當地居民提高水環境保護意識,改善家鄉居民生活質量,尤其是提高農村地區居民的生活和經濟水平。 本類項目需已被證明有效解決了實際存在的水環境或水資源管理相關問題,或在一定條件下,通過進一步研究有可能被證明、實現或轉化為解決相關問題的創新科技發明或應用研究。 B類:實踐調查類 參賽者可圍繞所在地區的水資源節約保護、水環境現狀、公眾水環境意識等內容開展實踐調查項目。 本類項目需通過科學的調查實踐及分析,反映當地水環境問題、水治理成果及公眾水環境意識現狀等內容,并以青少年的視角向相關部門、媒體、周邊公眾提出積極可行的合理化建議、倡議或行動準則,得到積極反饋并取得一定成效。 四、參賽時間 參賽作品申報自通知發布起,至2024年3月10日。 五、參賽程序 (一)個人申報 參賽學生或團體填寫“第二十一屆全國中學生水科技發明比賽登記表”“第二十一屆全國中學生水科技發明比賽情況說明書及項目報告書”(相關資料請查看底部的“附件”),將資料電子版發送至電子郵箱:skjfmbs@126.com。 個人申報的郵件標題格式為“參賽者姓名(如參賽者超過2人,應將參賽者姓名全部列上)+參賽類別(如:'A類'或'A類+B類')+所在組別(如:初中組)”;未按照格式發送的視為無效郵件。 (二)學校統一申報 采取“學生自愿、學校選拔推報”形式申報。參賽學生或團體填寫“第二十一屆全國中學生水科技發明比賽登記表”“第二十一屆全國中學生水科技發明比賽情況說明書及項目報告書”(相關資料請查看底部的“附件”),并將資料電子版提交給學校,學校匯總并填寫“第二十一屆全國中學生水科技發明比賽作品廣東省選拔賽作品統計表”,將上述資料電子版統一報送至電子郵箱:skjfmbs@126.com。 學校統一申報的郵件標題格式為“學校名稱+參賽類別(如:'A類'或'A類+B類')+所在組別(如:初中組)”;附件中按類別打壓縮包,壓縮包名稱格式為“學校名稱+參賽類別(如:'A類')+所在組別(如:初中組)”;未按照格式發送的視為無效郵件。 (三)廣東省選拔賽作品評選 主辦單位成立評審專家組,對參賽作品進行評選,2024年3月25日前推薦廣東優秀作品參加全國比賽。 六、獎項設置 (一)參賽作品 A類:初中組 一等獎5個、二等獎8個、三等獎10個、優秀獎若干 A類:高中組一等獎5個、二等獎8個、三等獎10個、優秀獎若干 B類:初中組一等獎5個、二等獎8個、三等獎10個、優秀獎若干 B類:高中組一等獎5個、二等獎8個、三等獎10個、優秀獎若干 (二)其他獎項優秀指導教師:若干 (三)優秀組織單位:若干 (注:具體獎項數量將根據參賽作品的實際數量和質量按照一定的比例進行適當調整) 七、相關要求、聯系方式 (一)比賽堅持公益性,不以營利為目的。比賽各項工作由主辦單位直接負責實施,不向學生、學校收取任何費用。 (二)比賽堅持自愿原則,不強迫、誘導任何學校或學生參加競賽活動。對符合條件的學生平等開放。 (三)比賽及比賽產生的結果不作為基礎教育階段招生入學加分依據。 聯系方式: 廣東省環境保護宣傳教育中心: 馮杰強020-83563932 廣東環境保護工程職業學院: 薛保銘15015684662 廣東省環境鄭迪020-83224979 八、附件 (一)第二十一屆全國中學生水科技發明比賽登記表 (二)第二十一屆全國中學生水科技發明比賽報送格式 (三)第二十一屆全國中學生水科技發明比賽廣東省選拔賽作品統計表 
掃描上方二維碼即可下載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