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老年人有一個幸福的晚年 滿足老年人“舌尖上的幸?!?/p> 是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基本需求 近年來 惠城區 積極構建以居家養老為基礎 社區(村)為依托、機構為補充 醫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 大力推進長者飯堂建設 讓老年人在家門口 吃上“暖心飯”,吃出“幸福味” 2023年,惠城區印發實施《惠城區居家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建設和運營實施方案(2023-2025年)》,明確居家社區養老服務設施應具備助餐服務等功能。截至目前,惠城區建成長者飯堂(含助餐點)17個,覆蓋9個鎮(街道)。在開展長者飯堂建設的過程中,各鎮(街道)積極探索實踐符合當地實際的運作模式,推動老年助餐服務網絡逐步完善、服務內涵不斷擴展、服務載體持續強化。
燴制社區家園“愛心餐” 
△橋東街道金沙俊園長者飯堂 橋東街道利用惠民空間改造,在東河社區金沙俊園小區打造長者飯堂,通過“政府扶持一點、企業讓利一點、社會資助一點、老人自費一點”模式,聯手燴就“暖心暖胃”的長者愛心餐,真正讓老人們吃得開心、吃得安心、吃得舒心,自2020年11月投入運營以來,累計服務老年人4萬余人次。針對高齡、獨居、空巢、殘疾、困難老人,東河社區還不定期組織回家黨員認領“微心愿”,開展愛心助餐送餐服務,把老人“舌尖”上的事做到“心坎”上。
打造市級長者之家示范項目 
△橋西街道惠民九如康養中心長者飯堂 橋西街道設有1個長者飯堂和2個助餐服務點,其中惠民九如康養中心長者飯堂是惠州市長者之家示范項目。該中心地處市區中心區域,地理位置優越便利,采用“一中心多配送點”模式,設立兩個助餐點(下埔社區億豪園助餐點、花邊嶺社區晨陽公館助餐點),既可滿足橋西街道本地老年人用餐需求,又可通過送餐配餐輻射覆蓋臨近街道,滿足更多老年人用餐需求。 該中心長者飯堂自2023年4月起對外開放以來,日均服務人數約220人次,2023年全年累計為60周歲以上老年人提供用餐服務約2.07萬人次,送餐上門358人次。 江南街道 設立“家門口”的社區長者飯堂 
△江南街道園嶺社區長者飯堂 江南街道在園嶺社區石油公司宿舍小區內設立長者飯堂,于2022年8月對外開放,建筑面積約100平方米,能同時容納30多人就餐。長者飯堂開放以來,為居住在周邊小區的社區長者提供了更便捷安全的用餐保障,目前已有800多位長者登記就餐,每天供應餐食100余份。 據悉,園嶺社區石油公司宿舍小區內還設有健康之家、長者之家、康園中心等活動場地,主要服務居住在園嶺社區及周邊的長者、殘疾人、未成年人等群體。長者飯堂開放后,住在周邊的不少長者和居民都會選擇來到這里就餐。 江北街道 采取“中央廚房+配餐點”模式助餐配餐

△江北街道杏健之家長者飯堂 江北街道在新城社區杏健老年護理院設立長者飯堂,鼓勵多元參與,通過政府主導、社會化運營、市場化管理,確保服務更專業、覆蓋更快速、餐食選擇更多樣。杏健之家長者飯堂以“中央廚房+配餐點”的運營模式為周邊老年人提供助餐配餐服務,截至目前,該點每日登記就餐人數約500人。同時,引入小區物業服務企業、業主委員會和熱心志愿者的參與,協助為行動不便的老年人提供送餐、分餐、訂餐等服務,讓老年人就近就便吃上“安心飯”。
打造惠城區首個鄉村長者飯堂 
△水口街道下源村長者飯堂 水口街道通過合理整合利用現有資源,將下源村250平方米百年老宅改建為長者飯堂。下源村長者飯堂在今年3月正式揭牌開業,是惠城區首個鄉村長者飯堂,為農村老年人特別是失能、獨居、空巢等老年人解決“做飯難”“吃飯難”問題。長者飯堂每天約有近150位老人就餐,每天為就餐老人提供兩葷一素、一飯一湯,一周內每天的菜譜都不重樣,價格也很實惠。實惠的價格得益于聯動多方深化政企合作,除政府補助和個人自費外,下源村村委會每年給予一定經費支持長者飯堂運營。
下來,惠城區將持續推動長者飯堂建設,深化長者飯堂納入民生項目清單,做到全覆蓋推進、全鏈條監管,保證助餐配餐安全可靠、運營服務標準規范,推動老年助餐服務方便可及、持續發展。
全區長者飯堂(助餐點)名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