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惠府辦〔2009〕16號 各縣、區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2009年惠州市應急管理工作計劃》業經市人民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各地、各有關單位要根據《2009年惠州市應急管理工作計劃》有關要求,結合實際,制訂相關工作計劃,全面提升應急管理工作水平。 惠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二OO九年三月二十七日
惠州市2009年應急管理工作計劃
2009年我市應急管理工作的總體思路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實踐科學發展觀,按照黨的十七大、十七屆三中全會和市委九屆六次全會的要求,堅持以人為本,按照預防為主、預防和處置相結合的原則,繼續深化“一案三制”體系建設,著力在健全應急管理機制上下功夫,以加強應急保障能力為突破口,以提高應急管理綜合能力為重點,改革創新,聚精會神探索應急管理工作規律,全力以赴推動全市應急管理工作再上新臺階。重點抓好以下工作: 一、繼續推進“一案三制”建設 (一)完善應急預案體系。加強應急預案管理,擴大應急預案覆蓋面,建立“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應急預案體系;組織編寫專項應急預案操作手冊,提高專項應急預案的操作性;加強應急預案演練,提高應急預案的科學性和實用性。 (二)健全應急管理體制。繼續加強各縣、區人民政府應急管理辦事機構建設,充實專職人員,明確工作職責,完善工作制度,理順工作關系;推進鄉鎮政府、街道辦事處和居委會、村委會等基層組織應急管理辦事機構建設。 (三)健全應急管理機制。充分發揮各級各類應急指揮機構的統一指揮協調作用,完善各成員單位間的聯動機制;強化條塊之間應急指揮機構的協調配合。 (四)加快應急管理制度建設。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我市實際,抓緊研究制訂各項配套規定,推進應急管理制度建設。 二、加快應急指揮平臺體系建設 (一)加快應急指揮平臺建設進度。按照省的要求,加快建設市應急指揮平臺,力爭盡快實現國家、省、市三級應急指揮平臺互聯互通。 (二)建立應急指揮平臺管理制度。著手制定應急指揮平臺管理制度,推進應急指揮平臺管理科學化、規范化、制度化。 (三)加強應急指揮平臺數據庫建設。以“一網五庫”為基礎,建立數據報送統一標準,加強相關人員培訓,充實應急指揮平臺數據庫。 三、加強突發事件信息報送工作 (一)完善日常值守制度。到2009年底,所有縣、區人民政府建立專門值班室,設立專線電話,制訂日常值守制度和工作規范,由專職人員24小時輪流值班,確保通訊暢通。 (二)提高突發事件信息報送時效和質量。通過對信息員的培訓等途徑,提高突發事件信息報送時效和質量;強化突發事件信息報送考核制度,定期對信息報送情況進行通報。 (三)拓寬信息報送渠道。通過壯大突發事件基層信息員隊伍、加強與新聞媒體溝通合作等途徑,拓寬信息報送渠道,擴大信息的覆蓋面。 (四)提高信息研判水平。加強對值班人員培訓,提高對突發事件信息的研判水平,充分挖掘突發事件信息的“潛在價值”。 四、建立健全“四預”體系 (一)加強預防體系建設。依法落實突發事件隱患排查監控責任,建立對各類隱患的排查、登記、評估、檢查、監控制度;制定科學的風險隱患分級分類標準,建立突發事件隱患數據庫系統,完善動態監控機制。 (二)加強預測預警體系建設。加強對各類突發事件發生、發展及衍生規律的研究,提高綜合預測和預警水平;加大裝備建設投入,完善監測預警網絡。 (三)加強預報體系建設。完善市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發布平臺建設,充分利用電視、廣播、互聯網、手機短信、電子顯示屏等手段,擴大預警信息覆蓋范圍,重點解決預警信息發布“最后一公里”瓶頸問題。 五、完善應急管理保障體系 (一)加強應急隊伍建設。加強專業應急救援隊伍建設,加強人員訓練和設備的配置;制訂加強基層應急救援隊伍建設指導意見,指導基層組織和單位以民兵預備役人員為依托,建設綜合性基層應急救援隊伍,明確具體職責,配備必要裝備;制定應急志愿者行動綱要,強化志愿者的培訓和管理,加強應急志愿者隊伍建設和應急能力建設。 (二)加大應急管理資金投入力度。健全長效規范的應急保障資金投入和撥付制度,將應急管理資金納入各級公共財政預算予以保障;加大對經濟欠發達地區應急管理工作的支持力度;探索包括募集應急管理基金等在內的多元化籌資渠道。 (三)加強應急物資儲備體系建設。科學確定儲備品種和規模,實行動態管理,保證及時補充和更新;對重特大突發事件處置過程中峰值需求大、儲備條件要求較高、生產工藝特殊的應急物資,統一建立生產能力儲備體系;加強跨部門、跨地區、跨行業的應急物資協同保障、監測預警和信息共享,建立高效調運機制。 (四)加快應急避難場所建設。制訂應急避難場所建設指南,指導各縣、區依托廣場、綠地、公園、學校、體育場館等公共設施建設應急避難場所,完善相關設施,落實責任單位專門管理。 六、深化應急管理宣教培訓體系建設 (一)創新應急管理宣教形式。利用市政府網站,充實應急管理欄目內容,提高公眾參與應急管理工作的自覺性;廣泛印發《惠州市公眾應急宣傳手冊》,普及應急管理常識;與新聞媒體合作,通過設立應急管理宣教專欄、舉辦應急管理知識競賽等形式,加大應急管理知識宣教力度。 (二)拓寬應急管理培訓途徑。選派應急管理工作人員外出參觀學習培訓;依托黨校、行政學院、惠州學院,加強應急管理專業人才培養及應急管理人員培訓;依托職業技術學校,加強對高危行業和領域從業人員的技能培訓。 (三)完善應急管理培訓體系。征訂系統的應急管理培訓教材,建立應急管理培訓師資庫,全面提高培訓水平。 (四)壯大應急管理宣講員隊伍。充分依托應急管理志愿者隊伍、突發事件基層信息員隊伍,壯大應急管理宣講員隊伍,加大宣講力度,提高宣講效果。 七、強化基層應急管理工作 (一)加強對基層應急管理工作的指導。通過派出指導組、召開座談會、組織基層應急管理人員參觀學習等形式,加大指導力度,扎實推進基層應急管理工作上新水平。 (二)推廣“五個一”示范點典型經驗。精心挖掘提煉基層應急管理工作“五個一”示范點(市確定一個縣、區,每個縣、區確定一個鄉鎮或街道、一個社區或村、一家企業、一所學校作為示范點)典型經驗,適時召開現場會予以推廣,擴大先進示范點的輻射作用;適應新形勢需要,適時增加示范點的試點內容,不斷提高示范標準;制定推進“五個一”示范點建設指導意見,全面加快基層應急管理工作步伐 。 八、建立健全應急管理檢查考核制度 (一)加強檢查。建立完善自查制度,及時發現問題及時整改;適時派出檢查組,檢查應急管理工作開展情況。 (二)加強考核。抓緊制定《惠州市應急管理工作目標管理考核辦法》,加強對各級政府及其部門應急管理工作的考核和應急處置能力的評估。 (三)加強調研。加大應急管理調研工作力度,通過召開座談會、走訪相關單位、發放調查問卷等方式,廣泛征求社會各界對加強應急管理工作的意見,不斷改進工作措施,切實提高應急管理工作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