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省政務服務事項管理標準化二次統籌6個試點地市之一,惠州市高度重視、主動謀劃、迅速推進,按照省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工作部署安排,以“三個堅持、三個強化”為抓手,全面推進二次統籌工作,截至3月11日,已累計完成5個部門涉及51個業務科室311個子項二次統籌梳理和確認工作,并將結合國家、省行政許可事項清單管理工作進展,力爭在9月底前完成全市2871個子項逾56萬項實施清單全部統籌實施,確保實現不同地域同一事項無差別受理、同標準辦理,促使政務服務水平和服務體驗大幅提升,企業群眾的獲得感和滿意度不斷增強。 一、堅持統籌協同,強化工作閉環 一是構建高位推動、全市協同工作格局。二次統籌工作標準要求高,所涉及部門和層級多,為避免分頭作戰、分散力量,切實形成從上至下的整體合力,惠州市以“數字政府”改革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為軸,構建了由分管市領導親自督辦、市政數局具體組織實施、各職能單位及各縣(區)分別落實的縱向貫通、橫向聯動的工作機制。惠州市政數局作為工作牽頭部門,堅持全市“一盤棋”的管理原則,迅速制定了《惠州市政務服務事項標準化二次統籌工作指引》,明確要求由市級業務部門牽頭對市、縣(區)、鎮(街)、村(居)四級七類政務服務事項開展二次統籌,進一步強化了市縣聯動的力量,并選取博羅縣作為試點將成功經驗逐步引入全市7個縣(區),提高工作推進效率。二是建立專業服務、閉環管理工作機制。充分認識到此次二次統籌梳理工作范圍廣、要素多、協調難度大等特點,惠州市政數局主動靠前服務,通過組建團隊、上門服務、閉環管控的方式,確保二次統籌工作穩步開展。目前已成立4個專項工作小組,按照“三個一”的標準(一個部門建立一個工作支撐群,一個部門至少上門服務一次,核心人員“一對一”培訓)分赴55個部門,主動上門、“手把手”指導、全流程復核,同時建立每日答疑、每周通報、定期督導工作機制,形成工作閉環,不斷提升工作效率,做到了既交任務又做支撐、既保達標又保質量。 二、堅持精細到位,強化應用需求 一是自我加壓,拓展梳理要素。惠州市政數局按照應統盡統、最小顆粒度梳理的原則,在省級99個統籌要素的基礎上,結合實際自我加壓,進一步規范業務表單、厘清辦理材料和辦理結果,新增材料模板、材料樣例、審查標準、來源渠道、免提交措施、填報須知、受理標準等38個統籌要素,并對審批服務形式、行政復議部門、行政復議網址等41個實施要素進行規范,不斷拓展統籌要素范圍、數量、精細化程度,確保群眾辦事更清晰、更透明、更簡單。二是應用導向,提升梳理效度。為確保梳理結果有效、有用,惠州市政數局堅持將二次統籌工作與優化服務模式同步推進,從申請材料到系統對接、從審查要點到提交情形、從場景導辦到材料導辦都進行了深入梳理和優化,目前已梳理了715個高頻事項可通過場景式問答精準輸出一次性告知清單,1264個事項形成5044個審查要點,進一步提升告知和審查的精度、效度。同時,通過深度剖析高頻事項事項存在的痛點、堵點、難點,制定了300個高頻事項梳理優化報告,形成數據需求清單,為跨部門信息數據共用、共享明確方向,目前已對全市13801個實施清單的60142項辦理材料進行梳理,其中16400項材料已關聯電子證照,4988項材料實現“免提交”,逾3000個表單數據項實現免填寫,切實解決辦事群眾材料重復提交,表單重復填寫,多次跑動等問題。 三、堅持群眾視角,強化先動優勢 一是專項整頓,更早發現難點。政務服務的對象就是群眾,必須聚焦群眾需求,才能找準目標方向,因此惠州市政數局堅持從群眾辦事需求出發,早于2021年2月至8月,就提前謀劃開展了行政審批自由裁量權清理整頓專項工作,對全市241個部門進行檢查,排查及整改事項逾8000項,有效解決了事項辦事指南不夠精準、線上線下辦理標準不一致等問題。在省政數局開展二次統籌工作后,更是積極響應,迅速參與到全省的工作安排中來,對全市2871個子項137個統籌要素進行了預梳理,更早地發現了政務服務標準化建設中的突出問題和難點,為有效推進二次統籌工作下好了“先手棋”,打好了“提前量”。二是融合互促,更快發現堵點。近年來惠州市政數局推出了政務服務線下窗口“全市通辦”“惠服務·一件事”“惠服務·智惠批”等一系列本地特色應用場景和渠道,群眾辦事滿意感不斷提升。但在實際推廣當中仍然存在因標準化程度不高所引致的群眾使用體驗不好的問題。因此惠州市政數局在開展二次統籌工作期間,堅持以應用為引領,將政務服務事項標準化梳理與全市特色政務服務場景應用工作相融合相促進,切實發揮“以用促建、以用提質”的作用。一方面結合應用過程中發現的問題更快地找準二次統籌工作的目標和重點;另一方面通過二次統籌工作促進應用場景和渠道的升級、優化。例如通過二次統籌工作和應用推廣的融合互促,目前已實現1087個事項線下窗口“全市通辦”,辦理量達220萬宗,通辦的模式也將從“異地代收代辦”向“異地受理辦理”全面深化拓展。225個“智惠批”事項上線服務,辦理量達150萬件,各應用少跑快辦率達99%以上,預估為企業群眾節約辦事成本超1億元。 下來,惠州市政數局將嚴格按照省政數局的工作部署,細致高效推進全市二次統籌工作,并確保梳理成果在各政務服務場景應用中的落地見效,真正讓企業和個人辦事辦的更快、跑的更少、體驗更好,為全面加快“數字政府2.0”建設,實現政務服務和治理能力的同步提升,營造充滿活力、富有效率的營商環境提供支撐。目前,惠州市政數局在推進工作的過程中也發現了一些問題,希望得到省政數局的支持指導:一是集中到位的問題。在推進二次統籌工作當中,我們發現市各職能部門的審批事項在內部往往分散到數個業務科室,很多部門也沒有相對穩定的統籌人員,直接影響了整體工作統籌與執行效率。因此,建議省政數局根據中央、省相關工作要求,協調推動省政府印發相關政策文件,明確指導地市實施行政審批“三集中、三到位”改革,全面歸并審批職能,這將有利于推動減少行政審批環節、規范審批行為、提升審批效率和辦事水平;二是適應改造的問題。為提升二次統籌工作的效率,建議省事項管理系統做適應性改造,為地市政數局提供關于本地區職能部門、縣(區)實施二次統籌工作進度統計報表、未完成統籌清單、統籌后未重新納入實施清單等,以便于地市政數局能夠及時跟蹤所在地區各職能部門、各縣(區)的實施工作進度,從而加大督促引導的力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