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后惠州的各項惠民利企政策將“點對點”主動推送給重點目標企業和群眾! 9月15-16日,惠州市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組織全市各有關部門和各縣(區)政數部門開展了惠州市政務服務“主動辦”平臺系統培訓會議,拉開了全市政務服務“主動辦”的序幕。據悉,至今年10月下旬,我市將完成有關惠民利企政策的確認和錄入,并試運行政務服務“主動辦”平臺,“點對點”將惠民利企政策及時推送給目標群體,變“企業群眾找政策”為“政策找企業群眾”,切實提升企業和群眾獲得感。 市政數局有關領導介紹:“建設政務服務‘主動辦’平臺是我市提升政務服務質效的重要舉措之一,也是惠州落實中央、省、市關于‘數字政府’改革建設決策部署的具體舉措,是推動政府工作從方便行政管理向方便群眾企業辦事轉變的重要抓手,更是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提升政務服務質效,助推高質量發展,打造更幸福國內一流城市的一項積極探索。” 統籌推進,轉變政務服務理念 為確保“惠服務·主動辦”平臺的推進具有更強科學性、操作性和落地性,自今年1月以來,市政數局聯合第三方專業技術機構到市工信局、財政局、民政局等部門進行了專題調研摸底,形成了平臺建設思路以及《惠州市政務服務“主動辦”實施方案》,以業務應用為出發點,將數據精準賦能,打造“主動辦”服務模式。由市政數局牽頭搭建“惠服務·主動辦”平臺,收集匯總、分類處理各項惠民利企政策,引導各部門支撐平臺建設。各部門、各縣(區)負責后續的政策梳理、分析、把關、推送等具體工作,明確重點服務目標群體,做好政策歸集解讀,確認服務事項,優化兌付路徑。 “主動和被動,只有一字之變,變的是我們服務群眾的理念,變的是我們服務群眾的效率”。市政數局有關領導表示,我市通過建設政務服務“主動辦”平臺,公示公開全市惠企利民政策及相應兌現指南,主動匹配群眾企業需求,實現政策主動精準送達群眾企業處,推動政務服務由“搭平臺,等群眾走進來”到“主動辦,服務走出去”的轉變。 據統計,當前我市“惠服務·主動辦”平臺已匯聚了10類835條惠民利企政策,涵蓋金融財稅、社會保障、科技創新、平臺研發、人才引進、產業扶持等領域的國家、省、市、區四個層級惠民惠企服務政策。 選取試點,打造主題服務專區 為解決惠民利企政策集成度低、知曉率不高、落地不精準等問題,方便企業查詢、應用政策,市政數局根據實際工作需要,選取試點縣區和單位,緊貼不同用戶需求特點和關注重點,推動各項利企便民政策和辦事服務直達直享,實現精準化匹配和個性化推送,不斷提升用戶體驗。在市級,聯合市民政局等部門主導建設了高齡津貼特色主題庫,并將我市第一批符合條件的目標群體數據推送至民政部門,實現高齡津貼“精準直達”“免申即享”服務,惠及我市78133名80周歲以上長者。在縣區,選取博羅縣作為試點,將“主動辦”相關工作列入《博羅縣“營商環境綜合提升年”行動方案》(博改委〔2022〕1號),大力推動特色主題庫建設,實現更多惠企政策精準推送、精準兌現,進一步鞏固“主動辦”服務。 下來,我市將堅持智能分類為主,人工補充為輔,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主動對接市工信局的“惠企通”平臺以及省財政廳的“粵財扶助”平臺等,協同部門共同打造特色主題庫專區。同時,將政務大數據中心兩人基準檔案與政策兌現條件相結合,建立辦理條件智能匹配模型,對需要進行主動推送的政策、事項進行精細化、標簽化管理,實現精準推送,推動“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的轉變,不斷提升政策知曉率,更好支撐改善民生服務和優化營商環境,提升企業和群眾的獲得感和滿意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