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志偉院長的講座從總書記關心關注甲骨文的研究與保護說起,總書記曾說,殷墟出土的甲骨文,為我們保存了3000年前的文字,把中國信史向上推進了約1000年,是迄今為止中國發現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統,是漢字的源頭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根脈。劉院長借此契機,強調了中國漢文字的重要性,提出學習殷商歷史與甲骨文知識的意義在于:學習古人造字智慧、解密上古神秘傳說、講好中華歷史故事及增強民族文化自信。
講座上,劉院長用“我是穿越來的”、“吃中藥吃出來的甲骨文”、“挖出來的殷商國都”等幽默風趣的語言,從甲骨文引來的商王朝說起,表示殷墟十五次科學發掘的意義重大,不僅發現了湮沒已久的神秘王朝,使中國的歷史向前推近了千年,同時也證明了《史記》等不偽,抨擊了國內外的疑古派,獲得了巨大的收獲。另外,劉院長還細心地為聽眾朋友講起司母戊鼎的前世今生,解讀“司后之辯”的意義與價值,告訴大家一脈相承的神奇甲骨文放在今天具有何種意義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