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當前所在位置:
首頁 > 重點領域信息公開 > 文化機構信息公開 > 博物館 > 服務
|
|
|
|
選擇字體: [
大
中
小
]
|
雙擊自動滾屏
|
|
關閉
|
|
|
|
東坡祠景區獲授“全國影視指定拍攝景地”
|
|
9 月 5 日,惠州市影視產業宣推會于惠州康帝國際酒店盛大舉行。惠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黃細花出席會議。 會上,《惠州市影視服務保障十條措施》正式發布,為惠州這座榮獲 “全國影視指定拍攝景地” 稱號的城市,在影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注入強大動力。活動現場,惠州影視招商推介也同步展開。同時,“惠影視” 小程序正式上線。惠州影視服務專責小組與本地影視拍攝服務行業代表順利簽署合作協議 宣推會現場還授予了東坡祠景區 “全國影視指定拍攝景地”的稱號。市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曾育方,惠州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黨組書記、局長鐘亮等領導為惠州日報社、惠州蘇東坡祠景區等五家基地代表授牌,我館鐘雪平館長代表惠州蘇東坡祠上臺接受“全國影視指定拍攝景地”牌匾。 惠州蘇東坡祠作為惠州極具文化底蘊的核心景區,以其古樸典雅的建筑風貌、深厚的蘇東坡文化內涵以及與惠州城市人文脈絡的深度融合,成為展現嶺南歷史文化與人文風情的優質拍攝載體。 此前,影視作品《羅浮山下》《三沸茶樓》便將惠州蘇東坡祠選為重要取景地,通過鏡頭捕捉東坡祠的建筑之美與文化氣韻。 此次授牌不僅進一步豐富了惠州影視拍攝景地的類型與層次,也為影視創作者提供了兼具文化質感與視覺美感的拍攝選擇,將助力惠州以影視為橋梁,更好地傳播東坡文化與城市魅力。 惠州蘇東坡祠位于惠州市惠城區濱江東路45-2號,宋紹圣元年(1094),大文豪蘇東坡被貶至惠州,于宋紹圣三年(1096)在白鶴峰筑居以作終老之所,次年新居落成并入住三個月后,蘇東坡被再貶海南,由其長子蘇邁攜帶家眷在此居住四年,至朝廷大赦才隨蘇軾北上。蘇家離惠后,“惠人以先生之眷眷此邦,即其居建祠祀焉”,之后,白鶴峰東坡故居遂改為祠。此后數百年間,這里成了官宦名流、文人墨客競相瞻仰之所,造就了后人熟知的東坡祠,而成為惠州的人文地標。民國后,東坡祠毀于戰亂。 2012年,惠州市委、市政府決定重建惠州蘇東坡祠。其中蘇東坡祠以“隱于鶴峰,顯之故祠”為設計理念,根據史料及考古為依據,恢復了德有鄰堂、東坡居室、思無邪齋、睡美軒、松風亭、遲蘇閣、娛江亭、林婆酒肆、翟夫子舍等一批歷史建筑,將源遠流長的惠州文化、東坡文化,通過嶺南園林、嶺南建筑展示出來,盡可能重現東坡祠及周邊的歷史原貌。該項目于2015年動工建設,主要歷史建筑及園林景觀,于2018年完成并對外開放。 東坡紀念館位于惠州市惠城區濱江東路45-1號,建筑為嶺南仿古風格,面積約3000平方米,其中陳列布展面積約2000平方米,為力求更全面體現東坡精神,紀念館內設兩個專題展,分別為《東坡生平事跡陳列》及《東坡寓惠事跡陳列》。 惠州東坡紀念館是國內展示蘇東坡文化最豐富、展陳面積最大、展陳方式最多的場所。在重點突出了蘇東坡寓惠文化的同時,也將努力打造成為全國蘇東坡學術研究、展示和社會教育中心。惠州東坡紀念館于2020年1月7日向游客免費開放,紀念館跟東坡祠的建成開放,將成為惠州市又一道亮麗的文化名片。
|
|
相關附件:
|
|
來源:
|
惠州市博物館
|
時間:
|
2025-09-0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