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是春節之后的第一個重要節日,是中國亦是漢字文化圈的地區和海外華人的傳統節日之一。 那么,在這個闔家團圓的節日里,我們惠州本土又有哪些流傳已久的特色民俗活動呢? 民俗關鍵字part 1:舞龍 
在惠州,很多地方有元宵舞龍的習俗。其中,惠東縣吉隆鎮的舞龍較為大型, 2015年11月經廣東省批準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在惠東吉隆民間流傳著這樣一首明代童謠:正月十五驚雷響,祥龍飛降吉隆上。保佑今年好年景,月月年年福安康。吉隆靠山臨海,過去自然災害多,瘟疫流行,百姓苦不堪言。傳說有一年元宵節的傍晚,吉隆上空突然響起一聲炸雷,人們看見一條巨龍出現在天際。那年吉隆風調雨順,百姓平平安安。由于傳說龍能避邪魔、消災難、保平安、奪豐收,是吉祥的象征,從次年起,當地人每逢正月十五舞龍,一是慶賀佳節,二是祈求風調雨順,合境平安。舞龍祈福,便逐漸成為當地不可或缺的民俗活動,流傳至今。 民俗關鍵字part 2:真君宮巡游活動 
惠城區汝湖鎮仍圖真君宮巡游活動是惠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今年元宵節一如既往熱鬧舉行。汝湖鎮仍中村村民多姓陳,南新村村民多姓林,兩姓族人都是明末清初從福建移民過來的。移民到惠州后,由于水土不服,兩姓族人很多都生病了;幸虧得到了當地一位醫生的幫助,不少人得以痊愈。兩姓族人為感謝醫生的醫術與醫德,為醫生造“醫靈大帝”雕像;還修建了一座真君宮用于供奉。于是每年的元宵節,兩姓族人都身穿綢布袍褂,頭戴圓頂禮帽把“醫靈大帝”從真君宮請出來;由8名男子抬著花轎隊在兩個村子里巡游,祈求平安。 民俗關鍵字part 3:搶神水大戰 
惠城區汝湖鎮仍圖真君宮巡游活動是惠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今年元宵節一如既往熱鬧舉行。汝湖鎮仍中村村民多姓陳,南新村村民多姓林,兩姓族人都是明末清初從福建移民過來的。移民到惠州后,由于水土不服,兩姓族人很多都生病了;幸虧得到了當地一位醫生的幫助,不少人得以痊愈。兩姓族人為感謝醫生的醫術與醫德,為醫生造“醫靈大帝”雕像;還修建了一座真君宮用于供奉。于是每年的元宵節,兩姓族人都身穿綢布袍褂,頭戴圓頂禮帽把“醫靈大帝”從真君宮請出來;由8名男子抬著花轎隊在兩個村子里巡游,祈求平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