陂田繞郭白水滿,戴勝谷谷催春耕。2月的惠城大地,春意盎然。相比復產復工、機器轟鳴的繁忙景象,惠城區水口街道各村也從“冬眠”中逐漸復蘇,開始忙碌勞作,田間地頭呈現出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 近日,記者來到下源村田壩區,隨處可見村民忙碌的身影,有的平整秧田、擺育秧盤,有的壓泥、撒種,有的搭架、蓋棚。“農時不等人,你看有的苗已經開花了,這批西紅柿五月初就可以上市了”農戶袁阿姨高興地說。農戶們的勤春耕作,帶來一塊塊復墾的水田,一片片育好的秧苗,一排排剛栽種完的早春蔬菜幼苗,舒展出一幅幅綠意盎然春耕忙的美麗畫卷。 麗日明和野草香,機器隆隆催奮進。2月16日下午,全省春耕生產現場會暨百萬農機鬧春耕啟動儀式在水口街道海納農業有限公司萬盧基地順利舉行。在現場,田間地頭機聲隆隆,熱鬧非凡。整齊劃一的田塊里,早稻種子裝進無人機后,開機、起飛、播撒,不到兩分鐘里,1畝多的水稻播種工作就完成了。機械插秧、機械耕整田、機械施肥、無人機植保……處處可見科技興農促春耕的忙碌景象。 最是田間農扈樂,犁云耕月換新妝。春耕不僅是發展農業生產,也是踐行鄉村振興。水口街道有著深厚的農業農村基礎,土地資源儲備充足,地理位置優越。秉持著立足各村實際情況,水口街道挖掘各村優勢,定位產業布局的原則,統一規劃,分步實施,把農業現代化示范區作為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如,萬盧村“稻—漁—花(果)”三位一體化稻田立體特色種養模式項目,形成互利、良性的生態循環,產出高品質的水稻和養殖品,產生顯著的生態、社會和經濟效益。 水口鄉村振興的步伐鏗鏘有力,農村農戶的未來也如生機勃勃的春耕景象,在鄉村振興的時代畫卷耕耘著新的未來。 惠州報業全媒體記者鄧惠婷 通訊員 黎華容 黃燕珍 彭豐鵬 一審:艾良華 二審:胡進波 三審:羅孝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