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輪耕播種現場。
春耕備耕開好局,鄉村振興添動力。時下,正是春耕備耕的關鍵時期,仲愷高新區各地緊抓有利時機,全面掀起春耕生產熱潮,為保障全年糧食產量打穩基礎。日前,在潼湖部隊三分場10號地,瀝林鎮2022年春耕生產現場會的旱地無人機輪耕播種讓人大開眼界——200畝的旱地上空,無人機裝載著經過特殊處理的水稻種子,正在開展水稻播種作業。 “到了3月份,雨水增多種不了菜,我們就利用空檔期種植水稻。用無人機播種、水管滴灌噴水,畝產可達500公斤。”惠州仲愷高新區眾興水稻專業合作社社長趙勇軍說,對菜地采用“菜稻輪耕、間隔耕種”的旱播方式進行種植和管理,一方面保護原有的滴灌管網設施,不影響種菜;另一方面防止土地長草,肥料被草消耗殆盡。 “無人機播種的種子是經過特殊處理的,我們根據多年經驗總結,按比例添加營養劑,再兌水攪拌均勻,這樣長出來的水稻跟一般的水稻沒有區別。”該水稻專業合作社社員彭海艷說。 趙勇軍介紹,一般種稻都要先育秧再插秧,費時費力。現在采用旱地無人機播種的方式,把水稻種子直接播到稻田里,再用農機覆蓋一輪泥土,防止風將種子吹走。“200畝田地,3個小時就可以播種完。” 瀝林鎮農業農村辦副主任黃攀峰介紹,該鎮連片的種植地不多,需要科學合理安排種植時間和利用土地資源,幫助種植戶節約農藥化肥成本,保護土地資源和品質。據悉,2022年,瀝林鎮的糧食生產任務目標播種面積9204畝,其中水稻為2000畝、玉米7204畝。春耕糧食播種面積計劃4500畝,其中水稻2000畝、玉米2500畝。 黃攀峰表示,該鎮為做好今年春耕工作,早部署、早準備、早行動,全力保障春季農業生產順利進行。該鎮對種糧大戶開展意愿走訪調研,加大種植補貼,鼓勵種糧;深挖潼湖部隊土地潛力,預計新增1000畝,確保今年該鎮糧食生產穩中有升。此外,還通過線上+線下的方式,聯絡指導和舉辦培訓班,開展科技下鄉活動,幫助農戶解決生產中遇到的問題。 文/圖 記者邱舒婷 魏怡蘭 通訊員許皓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