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1年與黔西南州開展東西部協作以來,惠州市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深化東西部協作和定點幫扶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工作部署,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突出抓好產業協作、消費協作、勞務協作,不斷推動東西部協作工作向縱深開展。 共建園區 攜手招商 譜寫產業發展“協奏曲” 牢牢牽住共建園區的“牛鼻子”,合力打造“7+1+2”產業園區,持續深化產業協作。認真做好招商引資工作,對標粵企入黔共建產業園區“雙百”行動要求,開展“惠企走進黔西南”活動,并積極推動簽約項目落地落實。聚焦黔西南“產業強州”發展戰略和打造“康養勝地、人文興義”城市定位,積極配合開展產業大招商。三年來,共協助黔西南新增引進落地企業194個(含增資項目),實際到位投資達114.26億元。安排財政協作資金,支持黔西南州高新區打造百億級新能源電池材料產業集群。組建科技特派員團隊赴黔西南州開展柔性幫扶,指導黔西南州高新區開展國家級孵化器申報工作。牽線當地稀美企業與廣東省科學院共同研發“高端鉭鈮金屬材料先進制造技術集成與應用”項目。 穩崗就業 消費協作 共繪鞏固脫貧成果“同心圓” 創新構建“五維一體”就業體系,抓實協作模式創新、政策補貼、就近就業、人才培訓、權益保障等五項工作,夯實東西部勞務協作基礎。通過搭建勞務平臺、制定定向就業激勵政策,助力更多務工人員穩崗就業,積極開發公益性崗位安置困難人群就業。援建幫扶車間,吸納勞動力就近就地就業。強化人才培訓,深入實施“廣東技工、粵菜師傅、南粵家政”三項工程,培訓提升近25000名農村勞動力就業技能。創新開展“蜂王行動”并在黔西南州全面復制推廣,整合當地農村勞動力抱團外出務工。充分發揮勞務協作站作用,建立職工之家服務平臺,免費提供全方位就業服務。深化消費協作,實施“黔貨出山”行動,設立黔西南特色農產品直營店,聯動駐惠軍隊、公安部定點幫扶組和綠色農產品生產供應基地,拓寬黔貨銷售渠道。加強品牌建設,幫助黔西南通過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基地和農產品“圳品”認定,引導多家企業入駐“832”采購平臺。三年來,采購、幫助銷售黔西南州農特產品等80.61億元。聚焦晴隆、冊亨、望謨3個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和16個萬人以上易地搬遷安置區,強化傾斜支持,補齊民生短板,支持特色產業發展。創新開展“黨政牽頭、醫教同行、社工攜手”的“兵團式”幫扶模式,為安置區“三留守”人員提供全方位社會服務。 項目帶動 人才交流 架起鄉村振興“連心橋” 圍繞強化聯農帶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公共服務供給等重點領域,高質量實施協作項目515個。多層次推進人才交流,選派黨政干部和各領域專家人才到黔西南州掛職交流,多次在黔西南州舉辦干部人才培訓活動。創新舉辦“惠州高層次人才黔西南行”,直接推動惠州優勢產業荔枝種植項目落戶冊亨縣。借鑒廣東省“百千萬工程”、惠州鄉村振興示范帶等做法,攜手黔西南州優選82個鄉村,因地制宜、分類施策建設鄉村振興集成示范試點,打造了宜居鄉村、富裕鄉村、和美鄉村、文明鄉村、特色鄉村等五類示范村(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