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省委農村工作會議暨深入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推進會精神,進一步推進“三農”工作和“百千萬工程”走深走實,6月7日,惠州市農業科學研究所以農村科技特派員駐鎮幫扶為抓手,攜手鄉村振興駐龍門縣龍江鎮幫鎮扶村工作隊和鎮農業農村工作辦公室(以下簡稱“駐鎮工作隊”和“鎮農辦”),在龍江鎮羅洞村舉辦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培訓暨特色產業發展交流活動,當地基層農技人員、相關農業企業、農民合作社、種植大戶及農戶共48人參加。現場免費向農戶派發豇豆、玉米、菜心等農作物種子一批、紅火蟻防控藥劑若干以及栽培技術資料100多冊。 
農技“田頭課”現場,科技特派員在給農戶講授香芋南瓜病蟲害綠色防控要點(攝影:湯倩) 活動以實地“田頭課”與室內培訓相結合方式,主要針對早造作物采收期科學管理、秋季及冬種作物高效技術培訓及當地特色作物產業規劃等內容展開。“田頭課”現場,科技特派員重點對水稻、香芋南瓜、花生等作物的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進行全面系統地講解,同時還對農業相關政策進行解讀宣傳。室內培訓課上,科技特派員就秋植、冬種作物的選種、播種、栽培管理等技術要點和注意事項進行了詳細講解和分析,對優質、節本、綠色、生態技術模式進行普及推廣,提醒農業企業、合作社及種植戶做好提前規劃,并做好下半年洪澇、干旱或臺風等極端天氣的心理預判和應對措施,為秋植冬種生產做好準備打好基礎。 
科技培訓現場,技術人員在認真講解作物品種特性及栽培要點(攝影:湯倩) 針對當地特色產業發展,與會各方表示,將不斷完善聯農帶農機制,充分依托農業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種植大戶等的帶動效應,使當地的絲苗米、甜糯玉米、特色蔬菜、花生、冬種芥菜等地方特色產業形成規模化、連片化、集群化模式,同時尋求資源延伸拓展產業鏈條,加強產銷聯動,培育壯大帶動能力強的共富型產業。 增收先增智,致富先治愚。“希望通過這種農技‘田頭課’形式,幫助農民提升科學素質,提高農業生產科技含量,讓他們嘗到科技種田的甜頭”市農業科學研究所負責人表示,接下來,市農業科學研究所將積極聯合駐鎮工作隊、鎮農辦等各部門,采取科技咨詢、技術培訓、示范帶動、現場觀摩及田間指導等多種方式,把農業實用技術傳授到農民手中,以科技力量支撐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以產業振興助推鄉村振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