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是一個有著14億多人口的大國,解決好吃飯問題、保障糧食安全,要樹立大食物觀,既向陸地要食物,也向海洋要食物,耕海牧漁,建設海上牧場、“藍色糧倉”。近日,廣東省惠州市舉辦現代化海洋牧場項目動工暨投資項目簽約儀式,旨在加快推動全市現代化海洋牧場高質量發展,奮力打造海洋經濟發展新業態、新藍海。 活動當天舉行的中國黃唇魚種源保護與技術研究中心暨南海大黃魚種業創新基地項目動工儀式,既是對惠州海水種業“芯片”取得重大突破的高度肯定,也是惠州搶占南海大黃魚種業高地的關鍵舉措。該項目首期計劃投資1.8億元,重點建設種源保育中心和苗種培育車間,以進一步加大對黃唇魚的種源保護和大黃魚的產業化應用。通過大力招商引資,惠州市農投集團與來自省內外的多家國企、民企簽訂了合作協議,共簽約項目5宗,計劃總投資達17億元,重點圍繞“種業—裝備—養殖—加工—流通—銷售—漁旅”等環節,全鏈條推進現代化海洋牧場建設。一系列頭部企業的深度參與、優質項目的正式簽約動工,為惠州乃至全省海洋牧場建設帶來新的發展動能。 作為廣東的海洋大市,惠州有著豐富的海洋漁業資源,是著名鯛科魚類繁殖場,也是南海經濟魚類幼體的索餌場。全市海域面積4520平方公里、海岸線281.4公里、大小海島162個,海域資源稟賦為發展現代化海洋牧場提供了廣闊空間。耕海牧漁,建設海上牧場、“藍色糧倉”,惠州把建設現代化海洋牧場作為推進“百千萬工程”的有力抓手,不斷激活藍色引擎,唱響海洋牧歌。隨著《惠州市現代化海洋牧場高質量發展總體方案》及配套用海等扶持措施的出臺實施,一批優質項目的陸續簽約動工建設,惠州現代化海洋牧場建設按下了加速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