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苧蘿西子十里綠,惠州梅菜一枝花”。時下,素有“惠州貢菜”之稱的惠州梅菜正值播種下地的黃金季節。9月18日上午,在惠州梅菜主產區之一的惠城區矮陂鎮環通梅菜有限公司的梅菜種植基地,迎來了梅菜品種的新生力量“惠農選1號鮮梅菜”種子。此品種由惠州市農業科學研究所(以下簡稱“市農科所”)從農家品種“大三聯鮮梅菜”變異株中系統選育而成,并通過廣東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具有純度高、抗性強、品質好、產量穩定等優點。 
近年來,有力的政策扶持和科技支撐,使惠州梅菜從品牌打造、產業發展、市場拓展等方面都展現出了良好的發展態勢。然而,作為惠州名片的惠州梅菜從幾百年的傳統種植一路走來,一直以農民自留種為主,由于十字花科蔬菜在種植過程中容易串粉,加上自留種時沒有專業的繁種制種技術,品種品質不純、鮮品品質參差不齊、整體產品質量受損等問題日益顯現。為解決產業發展中“種質”這個源頭痛點,市農科所著手對提純復壯的“惠農選1號鮮梅菜”開始繁種制種,計劃分批分次對惠州梅菜主產區種性已經退化的老舊品種進行更新替代。今年下半年,該所繁制的可供種植1500畝左右的“惠農選1號鮮梅菜”種子已免費發放至環通公司種植基地及周邊種植戶,以期能優化當地梅菜品種結構。 “此次提供的1500畝種子只是一個引子,讓企業和種植戶自身掌握品種選留種、繁制種技術和高產栽培技術才是關鍵。”市農科所負責人表示,接下來,該所將牢牢抓住良種配良法的“硬功夫”,持續跟蹤指導當地梅菜高質高效種植技術,并就梅菜留種制種、病蟲害綠色防控等關鍵技術要點開展實地培訓,從輸血到造血,幫助種植業主體通過提純老品種、引進新品種等手段逐步完成品種的更新換代,創造惠州梅菜產業發展“軟實力”,為實施“百千萬工程”打好特色牌,走穩致富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