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惠州大亞灣區的衙前村,仿佛穿梭在漁家文化的歷史長河。胡氏宗祠、媽祖廟等古建筑見證漁家文化的歷史變遷,古井公園、大樹山公園詮釋著古村的古韻新生。漫步村中,村道兩旁郁郁蔥蔥的枝葉在陽光下灑下斑駁光影,高低錯落的民居有序排布,不少房屋外墻體繪上以漁家文化為主題的特色彩繪,讓人不禁駐足觀賞。近年來,衙前村憑借優越的地理位置和豐富的自然資源,成功搭上旅游業發展的快車,不僅煥發出新的活力,更成為鄉村振興的典范。 
衙前村在高質量發展旅游業上下足了功夫。依托豐富的海岸線、海域和海島資源,村里不僅打造出自行車租賃、休閑垂釣、餐飲住宿等多元化旅游項目,還通過引進社會資金,以村企合作的方式,建設成一批青年驛站、露營基地、美食街和民宿集聚區,構建起一條融合生活體驗、海島觀光、民俗風情和休閑垂釣等項目的綜合型休閑旅游產業鏈。 
周末,邱女士帶著家人來到衙前村游玩:“這邊的海邊棧道很有名,很適合一家大小來散心。市區過來不到40分鐘,確實很方便,沿路騎車看風景,拍照太出片了!這邊設施比較齊全,下次還會帶朋友來。” 隨著客流量的不斷攀升,衙前村不僅煥發出新的活力,更成為鄉村振興的亮麗名片。村民們在家門口開起單車租賃店、民宿等,目前全村有17家自行車租賃店鋪,旅游旺季時一天能達到3000元左右的營業額,足不出戶就有了較為穩定的收入。村里的環境變好了,村民們的生活水平也提高了,幸福感、獲得感不斷增強。 衙前村發展旅游業的同時,也注重生態環境的保護和改善。近年來,村里持續推進農村小生態板塊建設,逐步實現村道旁裸露地、村內“四旁”、村外“五邊”的綠化美化。同時,村里還建有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垃圾分類收集站和公共廁所等設施,保障生活垃圾收集率、垃圾無害化處理率、污水治理率等均達到100%。這些努力不僅提升村民的生活質量,也為旅游業的發展提供良好的生態環境保障。 近年來,衙前村還在不斷探索新的產業方向。依托優越的自然環境,村里成功吸引了廣東省海洋漁業試驗中心入駐,主攻石斑魚陸上養殖技術。如今,該技術已取得顯著成果,并計劃通過“技術+村委+農戶”的“3+”產業鏈模式,帶動村民增收致富。這一舉措不僅為衙前村的產業發展注入新的活力,也為鄉村振興提供新的思路。 據衙前村黨支部書記介紹,衙前村將繼續依托優越的自然環境和豐富的文化資源,深入推進文旅融合發展,打造具有漁村特色的綜合型休閑旅游產業鏈。同時,村里還將繼續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和改善工作,為游客提供更加優美、舒適的旅游環境。相信在不久的將來,衙前村將成為更多人心中向往的旅游勝地和鄉村振興的典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