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日報訊 (記者匡湘鄂 通訊員黃卓航)大亞灣開發區深入開展選調生組團式駐村工作,以街道為基礎成立3個駐村團隊,通過定期組織讀書分享會、業務交流會、座談交流會和談心談話會等活動,加強選調生之間的交流合作,充分發揮團隊力量在重大課題、重點任務、重大項目等工作中的積極作用,促進選調生在基層鍛煉中成長成才。近期,各選調生團隊結合街道實際,圍繞不同主題,開展了形式多樣的調研活動。 日前,澳頭街道在村任職選調生赴三門島開展歷史文化遺產保護調研,了解三門島微電網項目實現能源保障與生態保護協同發展的創新實踐,學習三門島海防歷史和文旅融合發展的典型案例。交流研討會上,選調生圍繞“歷史文化遺產保護”主題,結合實地調研情況,探討歷史文化資源開發、特色旅游路線規劃等發展思路。大家紛紛表示,新時代鄉村振興既要傳承歷史文化,又要創新綠色發展。后續將借鑒三門島經驗,在黨建引領生態保護、文化傳承等領域精準發力,為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 西區街道駐村選調生組團赴上楊村、塘尾村開展產業發展實地調研,首站抵達上楊村村企合作示范點吾悅廣場沿街商鋪。選調生團隊聚焦“如何精準引流”“提升商戶黏性”等難題,提出打造親子主題街區等建議。塘尾村集體產業發展方向明確,計劃依托大亞灣兒童公園區位優勢,錨定“研學+游玩+休閑”產業鏈發展目標,建設宜居宜業新農村。然而,資金缺口、宣傳乏力等現實難題成為發展掣肘。西區選調生團隊圍繞資源整合、文旅融合等內容提出建議,并表示將積極協助對接政策資源,助力破解發展瓶頸。 霞涌街道選調生團隊赴新村村開展“漁村振興”主題調研。團隊實地調研漁村基層黨組織建設現狀,詳細了解基層黨組織在推動漁村發展中面臨的困境,尤其是年輕黨員與高學歷人才儲備相對薄弱、部分黨員推動漁村振興的創新性不足等問題。選調生團隊圍繞黨建引領漁村產業升級、文旅資源活化、基層治理效能提升等關鍵領域分享經驗,并系統規劃后續調研方向,持續深度挖掘漁村聯合黨建賦能鄉村振興的實踐路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