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1月20日是第23個世界慢阻肺日,今年的活動主題是“知道你的肺功能”。 11月20日上午,惠州市中心人民醫院舉行“世界慢阻肺日”義診活動,來自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的多位資深專家在現場為市民提供一對一的健康咨詢與指導,免費為市民監測血壓、血氧飽和度、解讀肺功能報告,科普慢阻肺相關健康知識。 
世界慢阻肺日義診現場。 活動旨在讓更多群眾加深對慢阻肺的了解,推動慢阻肺病實現“早診、早篩、早治”,當天共百余名市民參與。 “醫生,我最近老是咳嗽,一走路就感覺胸悶、氣緊,爬兩層樓梯好像喘不過氣,是怎么回事?” “阿伯,這些都是慢阻肺的典型癥狀!建議您盡快做肺功能檢查……” 
世界慢阻肺日義診現場。 慢阻肺,這個聽起來或許有些陌生的名詞,實則是全球范圍內導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約有3億人患有慢阻肺,每年因此死亡的人數超過300萬。 市中心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專家林常青介紹,慢阻肺全稱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其主要病因包括長期吸煙、職業暴露(如接觸有害粉塵和化學物質)、空氣污染以及遺傳因素。高危人群包括: 年齡≥40歲; 吸煙或長期吸“二手煙”; 長期接觸粉塵; 直系親屬中有慢阻肺家族史; 患有支氣管哮喘、過敏性鼻炎、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等疾病。 如何知道自己的肺功能狀況? 林常青表示,通過簡便、無創的“肺功能檢查”即可知曉。 肺功能,簡單來說,就是肺部吸入氧氣并排出二氧化碳的能力。而肺功能檢查,就是按照醫生指導,通過吹氣和吸氣等簡單動作,用專業設備(肺功能檢查儀)評估肺部功能狀況(肺通氣功能和換氣功能)的一系列測試。 肺功能檢查是診斷慢阻肺的金標準,也是評估病情及監測療效的關鍵工具。林常青強調,“目前國家已經將其納入常規體檢項目,我們提倡40歲及以上人群或慢性呼吸系統疾病高危人群每年檢查1次肺功能。” 如何防治慢阻肺? 預防慢阻肺,關鍵在于生活方式的調整。戒煙是首要任務,因為吸煙是慢阻肺的主要病因之一。此外,避免二手煙暴露、減少室內空氣污染(如使用清潔燃料、保持室內通風)、適量運動(如散步、游泳等有氧運動)和健康飲食(多吃富含抗氧化劑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和堅果)也是預防慢阻肺的有效方法。 對于已經患有慢阻肺的患者來說,除了遵醫囑用藥外,還可以通過呼吸訓練(如腹式呼吸、縮唇呼吸等)和肺康復計劃來改善呼吸功能和生活質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