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FGS-2019-10
惠州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惠州市氣瓶安全監管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
惠府〔2019〕58號
各縣、區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工作部門:
現將《惠州市氣瓶安全監管改革實施方案》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請徑向市市場監管局反映。
惠州市人民政府
2019年11月14日
惠州市氣瓶安全監管改革實施方案
為深入貫徹國家、省關于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的決策部署,全面推進我市氣瓶安全監管改革,保障民生用氣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特種設備安全法》《城鎮燃氣管理條例》《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廣東省燃氣管理條例》《廣東省氣瓶安全條例》等法律法規規定,按照《廣東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廣東省氣瓶安全監管改革方案的通知》(粵府函〔2017〕134號)、《惠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惠州市加快推進重要產品追溯體系建設實施方案的通知》(惠府辦〔2017〕38號)的總體部署,結合我市實際,制訂本方案。
一、總體思路
以“明確一個責任,落實兩項規定,建立兩個制度,發揮三大作用”為總體思路,即以明確氣瓶充裝單位首負責任為改革核心,落實氣瓶按單位登記和氣瓶監督抽檢的規定,建立氣瓶安全溯源制度和氣瓶責任保險制度,發揮政府部門、社會組織和人民群眾的監管監督作用,努力營造市場公平競爭環境,理順氣瓶安全各環節權責關系,健全我市氣瓶安全監管機制,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二、總體目標
從2019年開始,積極推進氣瓶安全監管改革工作,力爭到2021年基本建立以氣瓶充裝單位安全主體責任落實為核心,瓶裝氣體消費者權益保護為基礎,保險救濟和社會救助為保障,質量檢測和風險評估為技術支撐,行業自律和社會監督為重要補充,政府依法監管的氣瓶安全監管體系,形成氣瓶充裝單位安全責任和守法經營意識到位、社會救助及時、各方監督有力的氣瓶安全運行機制,推動我市氣瓶安全監管改革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三、改革措施和任務分工
?。ㄒ唬├迩鍤馄堪踩珯嘭熽P系,落實氣瓶充裝單位安全首負責任。
氣瓶充裝單位是氣瓶登記、標識、保養、氣瓶充裝環節安全管理和瓶裝氣體安全使用指導的首負責任人,應當依法履行有關法律法規規定的各項氣瓶使用管理義務并承擔相應責任。氣瓶充裝單位應向用戶開展安全用氣知識宣傳,發放用氣安全手冊,指導安全用氣,直接向用戶銷售瓶裝燃氣的氣瓶充裝單位每年度還應當開展一次以上的入戶安全檢查,及時告知用戶用氣場所的安全隱患,制止用戶違規使用瓶裝燃氣。發生瓶裝氣體泄漏或氣瓶爆炸事故時,氣瓶充裝單位應當在接到通知后及時趕到現場,協助進行應急處置,防止事故擴大。發生氣瓶瓶體質量問題或充裝質量問題導致人身傷害或造成財產損失時,氣瓶充裝單位應做好人員救助和賠償、補償工作;已經購買氣瓶安全責任保險的,氣瓶充裝單位應當通知保險人及時啟動氣瓶事故應急墊付、支付機制。(各縣、區政府,大亞灣開發區、仲愷高新區管委會負責)
(二)落實氣瓶按單位登記的規定,構建以氣瓶充裝單位為責任主體的氣瓶管理機制。
1.落實氣瓶(除車用氣瓶)以使用單位為對象向登記機關辦理使用登記的規定。氣瓶充裝單位應當按照《特種設備使用管理規則》(TSG 08-2017)的規定向縣級市場監管部門申請換領新的氣瓶使用登記證,原逐只辦理或按批量辦理的氣瓶使用登記證交回登記機關。新使用登記證只載明允許使用的氣瓶品種,具體的氣瓶臺賬由氣瓶充裝單位自主登記、管理,其內容應當包括氣瓶的種類、制造信息、檢驗信息和氣瓶唯一識別編號。氣瓶充裝單位應當采用信息化系統對充裝使用的氣瓶進行登記建檔,按規定及時將氣瓶登記數據、定期檢驗及變更信息上傳至各縣(區)氣瓶和瓶裝氣體安全管理信息系統和廣東省氣瓶云數據庫。(各縣、區政府,大亞灣開發區、仲愷高新區管委會負責)
2.氣瓶充裝單位應當在每只自主登記的氣瓶上標識氣瓶的唯一識別編號(氣瓶具有唯一識別編號出廠鋼印的應當直接采用),并在瓶體的顯著位置涂敷氣瓶充裝單位的名稱(字號或商號)或者注冊商標、應急救援電話和下次檢驗日期等標識。涂敷標識不齊全或者不清晰的氣瓶,不得充裝、出站。鼓勵氣瓶充裝單位定制在瓶體壓制充裝單位凸型標志的專用氣瓶。鼓勵氣瓶充裝單位申請商標注冊,取得商標專用權。(各縣、區政府,大亞灣開發區、仲愷高新區管委會負責)
3.氣瓶充裝單位只能充裝本單位或本單位連鎖經營單位登記的、有唯一識別編號標識和清晰涂敷的氣瓶(車用氣瓶除外)。氣瓶定期檢驗機構如因檢驗需要消除涂敷信息,應當在檢驗完成時予以恢復和更新,并確保涂敷信息清晰。(各縣、區政府,大亞灣開發區、仲愷高新區管委會負責)
?。ㄈ┞鋵崥馄勘O督抽檢的規定,實施政府監督抽檢。
市市場監管部門每年不定期委托具備條件的第三方檢驗機構,對氣瓶定期檢驗機構已完成檢驗尚未重新投入使用的氣瓶及氣瓶充裝單位在用的氣瓶實施監督抽檢,檢驗氣瓶的定期檢驗質量及在用氣瓶的質量。監督抽檢所需費用納入市級財政預算,不向被監督抽檢人收取任何費用。市市場監管部門依據監督抽檢結果對氣瓶充裝單位和定期檢驗機構的違法行為依法實施查處,有關情況依法向社會公布。(市市場監管局負責,市財政局配合)
?。ㄋ模┙馄砍溲b質量安全溯源制度,全面推行氣瓶信息化管理。
依照“各縣(區)開發建設、各部門共同應用管理”原則,對接廣東省氣瓶云數據庫,以液化石油氣氣瓶為試點,開發建設各縣(區)的氣瓶和瓶裝氣體安全管理信息系統,提升城市管理能力,推動智慧城市建設。燃氣充裝單位和燃氣經營單位,應當在氣瓶登記、充裝、檢驗以及瓶裝燃氣運輸、儲存、配送、使用等各環節,應用各縣(區)的氣瓶和瓶裝氣體安全管理信息系統記錄氣瓶登記、充裝、檢驗、流轉信息,實現氣瓶信息全流程可追溯。全面推行氣瓶和瓶裝氣體安全管理信息系統電子標簽,在每只經登記的氣瓶上裝配電子標簽。氣瓶充裝單位充裝氣瓶前掃描電子標簽信息,信息不符合要求的,充裝設備無法啟動充裝,杜絕充裝非本單位登記、超期未檢、報廢或殘液超重氣瓶的違法違規行為。瓶裝燃氣經營單位通過掃描氣瓶電子標簽,對瓶裝燃氣在運輸、儲存、配送、使用、回收等環節的流轉信息進行采集記錄,上傳到各縣(區)的氣瓶和瓶裝氣體安全管理信息系統,保證燃氣流轉信息的記錄溯源。液化石油氣氣瓶定期檢驗機構在進行氣瓶檢驗時,應當確保檢驗完成后氣瓶的電子標簽完好且與氣瓶瓶體相對應,并按照要求更新電子標簽中的氣瓶檢驗信息,及時將檢驗信息反饋給送檢的氣瓶充裝單位,同時上傳檢驗信息到各縣(區)的氣瓶和瓶裝氣體安全管理信息系統。消費者使用手機APP 軟件掃描氣瓶電子標簽,可顯示氣瓶登記、充裝、檢驗等基本信息。各縣(區)的氣瓶和瓶裝氣體安全管理信息系統應于2020年6月30 日前開發完成并投用。系統開發及其后續維護費用,納入各縣(區)政府財政預算。(各縣、區政府,大亞灣開發區、仲愷高新區管委會負責,市市場監管局、住房城鄉建設局、交通運輸局配合)
(五)建立氣瓶安全責任保險制度,提高氣瓶安全事故救助賠付能力。
建立一方投保,多方受益,特別是瓶裝燃氣消費者受益的氣瓶責任保險制度,引導氣瓶充裝單位通過購買保險,提高因氣瓶泄漏、爆炸導致人身傷害或財產損失時的賠付能力。鼓勵和支持氣瓶充裝單位圍繞氣瓶使用安全與保險公司協商擴大保險范圍,對瓶裝氣體運輸及使用過程中因用氣器具、輸送氣體的軟管、減壓閥等裝置故障、失效或安裝不當或者其他不當過失行為造成人員傷亡或財產損失,由保險公司按照保險條款負責賠付,更好地保障瓶裝氣體消費者的財產和人身權益。推動技術機構和專業人員參與保險公司的理賠和對投保人的安全風險評估工作,通過對安全風險的量化分析和保費費率的調整,促進氣瓶充裝單位和瓶裝氣體銷售單位加強內部管理,防范氣瓶安全風險。(各縣、區政府,大亞灣開發區、仲愷高新區管委會負責)
?。娀瘓谭α?,打擊非法經營瓶裝氣體行為。
各縣(區)建立瓶裝氣體聯合整治機制,加強部門聯動和信息溝通,加強打擊非法經營瓶裝氣體的違法行為,凈化市場秩序,優化市場競爭環境,保障氣瓶安全監管改革有效實施。執法部門要加強執法力量,重點打擊非法經營瓶裝燃氣違法行為,對無牌無證的“黑氣”點進行清除,對違法違規的燃氣經銷商進行依法查處;公安部門要加強瓶裝氣體配送車輛的管理,加大對銷售、儲存、運輸“黑氣”等妨害公共安全行為的打擊力度,并參照快遞末端服務車輛的模式探索燃氣配送車輛新模式,解決燃氣配送“最后一公里”中車輛通行管理存在的突出問題;交通運輸部門要加強對無證的危險化學品運輸車輛的打擊力度。住房城鄉建設部門將燃氣經營的許可情況,定期更新共享給相關職能部門;各環節執法部門將瓶裝氣體違法行為行政處罰信息及時錄入政務信息資源共享平臺,構建瓶裝氣體經營企業信用體系。(各縣、區政府,大亞灣開發區、仲愷高新區管委會,市公安局、住房城鄉建設局、交通運輸局、城管執法局負責)
?。ㄆ撸┩晟七h程視頻監控系統,實現行業自律與監督。
著力完善氣瓶遠程監控系統建設,相關職能部門要指導行業組織建立、完善全市在用液化石油氣充裝單位及液化石油氣氣瓶檢測單位遠程視頻監控系統,在瓶裝液化石油氣充裝單位和定期檢驗單位內重點位置(如進站門口、氣瓶充裝臺、氣瓶檢測線首末端)設置高清攝像頭,通過遠程視頻系統能清晰分辨入站車輛的車牌號碼及氣瓶的涂敷標志及鋼印內容。燃氣協會和特種設備協會通過遠程視頻監控系統進行行業監管;相關單位通過遠程視頻監控系統進行互相監督,一經發現違法違規行為可向相關政府職能部門舉報。(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場監管局負責)
(八)發揮政府部門監管、社會組織和人民群眾監督作用,完善治理體系。
1.發揮政府部門綜合監管作用,著力規范市場秩序。各縣(區)政府及各有關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充分發揮綜合監管作用,對氣瓶充裝及氣體經營、運輸、配送、使用等環節開展全鏈條多環節的對接執法。繼續強化對氣瓶充裝單位、檢驗機構、經營單位和運輸單位的檢查執法,嚴格實施市場退出制度和吊銷許可證后的從業禁止性規定。加大氣瓶及瓶裝氣體相關法規、常識安全宣傳力度,提升企業安全生產和公眾安全用氣意識。各縣(區)氣瓶和瓶裝氣體安全管理信息系統應向各相關政府部門全面開放,支撐相關執法需求。
公安部門負責瓶裝氣體運輸車輛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對使用車用氣瓶的機動車進行登記管理;查處妨害公共安全行為。
財政部門負責氣瓶安全監管改革的經費保障。
住房城鄉建設部門是燃氣行政主管部門,負責瓶裝燃氣的經營許可管理,對瓶裝燃氣的經營、使用活動進行安全監督管理,以及瓶裝燃氣的安全事故預防。
交通運輸部門負責瓶裝氣體道路運輸工具的安全監督管理。
應急管理部門依照《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的規定履行相關安全監督管理職責。
市場監管部門負責對本行政區域內氣瓶安全實施監督管理,對氣瓶的生產、經營、充裝單位和檢驗、檢測機構實施監督檢查,在職責范圍內查處瓶裝氣體銷售單位違法經營行為。
城管執法部門負責行使燃氣管理方面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行政處罰及相關的監督檢查、行政強制職能。
其他有關部門根據各自職能對氣瓶及瓶裝氣體實施監督管理。
2.發揮行業協會自律作用,推進行業誠信體系建設。引導燃氣協會、特種設備協會等行業組織,制定行業自律公約和團體標準,開展行業自律監督,發布行業誠信信息,倡導誠信守法的行業風尚。支持行業協會開展基于提高安全、質量和服務水平的行業企業品牌建設,發動行業企業向安全可靠、群眾信賴的氣瓶充裝品牌聚集,推動行業企業落實社會責任。支持行業協會利用會員單位覆蓋優勢,開展面向公眾的安全用氣知識宣傳。重視行業協會有關訴求,及時調整完善相關政策。(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場監管局、應急管理局負責)
3.發揮群眾監督作用,營造優勝劣汰的市場環境。完善投訴舉報制度并廣泛宣傳,及時核實群眾舉報線索。依托各縣(區)氣瓶和瓶裝氣體安全管理信息系統,消費者通過手機掃描設置在氣瓶上的電子標簽可直接查詢氣瓶充裝、檢驗、配送等信息,擴大消費者的知情權。定期發布全市充裝單位及其代理商的地址、電話等信息,發布瓶裝燃氣消費者評價排名以及執法信息,引導消費者選擇質量安全可靠的瓶裝燃氣品牌。(各縣、區政府,大亞灣開發區、仲愷高新區管委會,市公安局、住房城鄉建設局、交通運輸局、市場監管局、應急管理局負責)
四、組織實施
公安、財政、住房城鄉建設、交通運輸、應急管理、市場監管、城管執法等部門以及相關行業社會組織、保險機構要高度重視氣瓶安全監管改革工作,加強溝通協調,形成工作合力。各縣(區)政府要加強對氣瓶安全工作的組織協調,積極配合相關政府部門依法履行職責,推動我市氣瓶安全監管改革工作順利進行。待液化石油氣氣瓶的信息化管理試點工作積累經驗后,適時推動其它氣瓶的信息化管理工作。
本方案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3年,省出臺相關政策后及時進行修訂。